嘉宾观点-许成钢:为什么必须讨论突破性科技创新及其制度根源,为什么认清事实至关重要
编注:“嘉宾观点”是不明白播客网站推出的新栏目,内容是发布来自各个领域的播客嘉宾们的洞察,也包含嘉宾们对于播客节目的一些回应。第一期内容是许成钢老师对于节目《EP-166 许成钢:中美科技竞争,中国要赢了吗?》的补充。这期播客发出后,许成钢老师看到了一些评论存在的基本概念问题,还有一些是对播客谈到内容的补充提问,许老师撰写了以下回复:
在科技方面的革命性原创能力,在科学上引发革命性变化(例如许多获诺奖的工作造成的影响),在经济中引发“创造性破坏”,成为历次产业革命的驱动力。这些是所有最富裕国家的经济之所以发达的机制(例如过去的英国,今天的美国)。客观认识这种原创创新能力,是判断一个国家长期经济发展潜力的基础。
近代历史上,几乎所有革命性科技创新都产生于最发达国家,而这些国家无一不是民主资本主义制度。大量系统性研究和客观统计都支持这个事实。而其背后的原因是科技和经济的发展依赖好的制度。
中国自己的经验亦印证了这一点。中共建政并加入苏联阵营后,中国长期与发达国家脱钩,导致在科技与经济上全面落后。直到改革开放与冷战结束,中国人才获得接触先进科技与制度的机会:数百万留学生和科研人员走向发达国家,同时吸引跨国公司与资本大量进入中国。很多有成就的科学家在国外取得突破性成果,并将他们的重大成果、经验与方法带回中国,推动了近年来中国科技的快速发展,不断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另外,很多优秀的企业在模仿发达国家的科技和管理的基础上,在扩大生产能力方面取得了很大发展。此外,无数确凿证据表明,中国政府靠系统性胁迫和偷窃取得的技术,也在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及控制全球产业链方面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然而必须强调:尽管差距缩小,中国在所有关键领域的科技创新仍是追随者,而非原创的引领者。如果中国从根本上改变其基本制度,对内建立法治、尊重人权,对外遵从国际秩序,作为一个中等收入国家,即使短期内缺乏技术创新的原创能力,中国也可凭借与发达国家的互补性持续发展。
但过去十余年,中共重新强化党对大学、企业与社会的全面控制,对外推行“战狼外交”,使中国再度滑向冷战式对抗。这种极权主义的回潮,首先伤害的便是中国人自身:数亿贫困人口与农民工、中产阶级财富蒸发,企业家被打压,教授、律师、媒体人被噤声,异议人士遭受监禁甚至逼迫自杀。
同时,中共对国际秩序的挑战迫使发达国家逐步实施“脱钩”。一旦未来出现类似冷战时期的全面科技禁运,中国是否有原创的突破性创新能力,对判断经济的可持续性就变得至关重要。在极权与民主再次进入冷战对峙的当下,清楚认识极权制度在科技上的真实能力与潜力,在科技、经济、商业与地缘政治各领域都有战略意义。误用统计、误读数据或偏信宣传,不论是低估还是高估极权制度的创新能力,都会导致严重的战略误判。
此问题十分复杂,无法在一个小时的访谈或者社交媒体上几句话里讨论清楚。这里的简短总结定有疏漏,见谅。
此外,对于一些评论存在的基本概念问题,许老师也举例进行了回复:
例子之一是,把中国制度与华人混为一谈。我的讨论是中国制度,强调的是,华人的天才需要好的制度才能发挥。例如:“@Blkeg97 这期不够专业了啊,transformer架构里面用的resnet,就是中国人提出的。。”
事实是,ResNet 是微软亚洲研究中心的一群华裔学者在 (2015)提出的。即便把这个贡献算作革命性突破(科技界会有很大争议),这也如同杨振宁李政道的诺奖属于美国的大学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