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174 硅谷也要996,美国的“中国焦虑”揭示了什么?
今年年初,DeepSeek横空出世之后,美国和硅谷充满了关于中国如何厉害的言论。硅谷对中国科技的看法从单纯的看不起和戒备,转向羡慕、嫉妒和好奇。本期节目的嘉宾Afra曾在硅谷工作,现在写一个Substack Newsletter叫Concurrent,她的写作主题聚焦中美两国的科技与文化生态。
这期节目,我们并不寻求中美竞争的答案。Afra是如何感受到硅谷的“中国焦虑”这一现象的?当硅谷的科技精英们表达羡慕的时候,羡慕的是什么?这种羡慕是否高估了中国的技术突破与需求错配的矛盾?硅谷对中国科技发展态度的转变说明了什么?为什么美国精英感到失落?当硅谷开始学习中国的996工作制,有哪些需要警惕的地方?我们还谈论了中美AI生态的不同,以及最近在硅谷和美国流行的一些关于中美竞争的书籍和论调。
时间轴:
02:21 硅谷的“中国焦虑”是如何出现的?
06:56 为什么以前没有出现大规模地对中国的羡慕?
08:38 当硅谷工程师说羡慕中国,羡慕的是什么?
12:47 “中国靠抄袭”和“中国赢麻了”,为什么两极化的叙事在美国如此有市场?
19:11 美国知识精英的巨大失落:美国发明的东西在中国被广泛应用起来
20:21 理想主义和产业落实,不同侧重如何影响了中美两国的科技发展路径?
23:32 美国意识到“水面下的冰山”有多大了吗?
28:17 如何理解中国AI大模型选择开源,而美国的AI大模型大多都是闭源的?
32:57 内需不足、失业、依赖补贴和产能过剩,美国是否高估了中国的技术突破与需求错配的矛盾?
38:54 硅谷真的羡慕中国政府强力资源调配的能力吗?
42:30 律师治国和工程师治国的说法,可以解释中美竞争态势吗?
45:37 硅谷开始学习中国的996工作制度,“硅谷最早就学习坏的东西!”
47:47 最不想要政府来管的一帮人,为什么会羡慕中国极权治理模式?
51:41 如果可以重写对中国的叙事帮助美国读者理解中国,Afra会如何做?
嘉宾推荐:
Dan Wang《Breakneck》
墨磊宁《中文打字机》
Kerry Brown《欧洲人眼中的中国》
相关链接:
Concurrent:https://afraw.substack.com
EP-166 许成钢:中美科技竞争,中国要赢了吗?
EP-155 李厚辰:为什么“新三样”和AI救不了中国经济?
官网:bumingbai.net
捐赠链接:https://bit.ly/bmb-donate
推特:@bumingbaipod
蓝天:@bumingbai.net
Mastodon:@bumingbaipod
Telegram:@bmbpod